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摘要 : 央企利润的来源不是管理效率、技术水平的提高,而是管制带来的经济租套现。这种情况下,央企的主管部门当然不乐意支付太高的薪酬。早先几年,财政部对非市场化聘任的中管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就颇有微词。此次方案中,也做了区别对待,对于市场化招聘的央企高管,仍按照市场化薪酬执行,承认其市场身份。

A股已公布年报的136家央企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,2014年总计向高管发放薪酬10.1亿元,同比小幅增长2%。考虑自今年1月1日起,被称为“限薪令”的《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》正式实施,预计2015年的央企高管薪酬总额会有下降。

央企高管的薪酬,大多是2003年之后涨起来的。一方面是因为央企从三年“脱贫解困”、“抓大放小”的危机中走出来,迎来了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。企业利润好了,涨薪也就有理由。另一方面,央企进行了现代公司治理改革、公开上市,薪酬自然也要跟着市场化。以招行原行长马蔚华为例,历年年报显示,2005年税后薪酬为267.83万,2006年招行在港上市,薪酬涨至446.18万,居A股上市银行行长之首,到2008年已经高达789.28万。

这几年,受到财政部等机构的约束,中管央企领导人的薪酬其实一直在下降,只不过下降的幅度远不如公众的预期,这才有了此次明文的“限薪令”。那央企高管到底该拿多高的薪酬?

企业高管的工资是由其稀缺性决定的。正常的企业,高管工资由董事会决定。董事会聘请高管是为了让其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。换而言之,高管把企业的规模做的越大、利润做的越高,其薪酬总额自然越高。乔布斯可以把快破产的苹果做成全球市值最高、最能赚钱的IT企业,自然应该给予优渥的薪酬。

这些年央企发展的红红火火,像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值不仅做到国内数一数一,工行更是接连多年蝉联市值第一大银行,其负责人的薪酬为什么不能向国外大银行的高管看齐?

只是央企做的好,和央企高管又有多大关系?以银行为例,过去的七八年内,赚钱的不只工行一家,所有的银行都在赚钱,利润的来源是利率管制环境下确立的“高存贷利差”。银行业的股东要感谢的不是银行高管,而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和银监会禁止市场许入的政策。石油、钢铁、铁建、电信同样如此,他们要么能拿到低息、充足的贷款,要么是处于行政垄断的温室,这种环境下躺着都能赚钱。

很明显,央企利润的来源不是管理效率、技术水平的提高,而是管制带来的经济租套现。这种情况下,央企的主管部门当然不乐意支付太高的薪酬。早先几年,财政部对非市场化聘任的中管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就颇有微词。此次方案中,也做了区别对待,对于市场化招聘的央企高管,仍按照市场化薪酬执行,承认其市场身份。

我们也看到,并不是所有的央企都在赚钱。赚钱的央企还是离不开有能力的领导。像中钢集团前负责人黄天文就把中钢集团做到了破产的边缘。

但央企里出现能人领导可能是最糟糕的局面了。企业的利润来源于自身独一无二的优势。在苹果公司,是独特的设计、精湛的技术和对消费者心理的洞察;在中国的央企就是如何保持横向垄断的地位、低成本获得信贷供给的能力等。央企的好领导,其八成精力肯定是用在如何维护现有的制度优势,一言以避之就是“维持牌照的稀缺”。

 

央企的蜜糖,就是市场的毒药。长久以来,央企等国企的独特地位是中国绝大多数问题的来源,包括贷款政治化、市场竞争程度不够、公司治理结构无法改善、经营效率低下等。这时,你还希望给央企高管高薪吗?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聂日明

聂日明

33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。关注财税体制、金融自由化、城市化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