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学区房因为可以享受附近的优质学校,房价也是独树一帜,畸高无比,因而形成的高准入门槛,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。有观点认为,要落实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,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,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,破解择校难题。

教育有两个不同层面的均等化:第一,财政对每个学生的教育经费支出是相同的;第二,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是相同。虽然师资差异很难用指标量化,但政府对学生的教育资源的投入基本可以用生均教育经费涵盖,所以我们可以定义,如果政府对每一所学校的投入都可以按同样的生均教育经费来投入,教育资源配置就达到均等化的目标。

生均教育经费包括教师工资、硬件投入和公用经费,教育经费支出采用补贴给供给方(学校)而非需求方(学生)的方式,受制于教师编制和工资调整的刚性,现实中学校间的生均教育经费无法相同,只能通过统一教师工资、硬件投入和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来拉平差异,这意味着每个学校的拨款规模是相对固定的。这是学校之间经费差异的来源,在教师是事业编制的情况下,很难改变。这也是有人提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原因。

但人才不是机器,要他发挥作用是有前提的:他的努力要有回报,也就是能教出好学生。好老师要有好家长和好学生的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,才有利于他们评职称、获得奖金。学生的学业水平高,当然是要有好老师、好校长。但反过来,有好校长,有好老师就可以改变菜场小学的教学质量了吗?显然不可能。现有教育体制,教师岗位和工资刚性,体制僵化,校长很难找到有效的方式扭转局面。

现实中,校长教师的轮岗在操作环节有太多的漏洞可以操作,交流轮换政策对教育主管部门赋权过多,势必会有寻租行为,校长被调到菜场小学更可能是一种惩罚而非正常的轮换,校长教师为了能轮换到好学校还可能向主管部门行贿等。

第二个层面的教育均等化是教育质量平等。学生的成绩的提高得益于两个层面:第一,家长的投入和学生的努力;第二,学校的投入和老师的教育。优质学区也在这两个维度上保证了教学质量:通过对学区房高投资的要求,将有意愿提高子女成绩的家长遴选出来,保证该学区学生的家庭对教育的投入;学校有好的师资、教育方法和传统。

因此,即使我们可以保证财政对每个学生教育经费投入是均等的,也无法阻止部分家长对学生的过度投入,包括资金、时间和精力。而后者可能是学生学业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。有研究表明,通过学区、择校费等“择校”的家庭,往往更有可能具有那些人们看不到的潜质,比如家庭更重视教育、孩子自身也更加努力,而这些因素对子女学期成绩的影响,要远大于学校本身。

财政投入绝对均等后,学生学业水平差异就转移到家庭上。义务教育从入学考试制变为就近入学制,我们就看到学生入学的压力从学生(考试)转移到家长(买房)身上。未来即使财政投入均等了,学区房仍会因其发现愿意投资教育的家长的机制起作用。退一步讲,这种机制不通过学区房,也会通过奥数班、才艺培养、出国游学长见识等方式显现出来。

均等化的目标不仅难实现,代价也非常惊人。教育均等化的理想状态是高质量、均等化,尤其是致力于学生的学业水平平等,以保证起点公平。但这种均等化的努力一定会造成低效率,因为学生的成绩不可能一样,所以一般放弃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,让学生快乐成长。当没有成绩排名作为激励,学生、家长、老师、学校都会怠工,做好做坏一个样。同时,教育的供给方有很强的动力去抵制可能出现的学业水平测试,因为这会让教师之间出现竞争,增大压力。低水平的教育质量是教育均等化最大的敌人。

回过头来看,学区制的出现就是为了化解考试入学制带来的教育竞争,但学区制消除了学生考试的竞争,产生了家长购买学区房的竞争。今天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学区间的教育差异,挑战的不是学区房,而是就近入学政策。

更进一步,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等化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在于社会是竞争的,我们希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不竞争,到高中、大学和社会再竞争,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想象。战争不在孩子们之间发生,就会在家长之间发生。这才是教育均等化最大的障碍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聂日明

聂日明

33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。关注财税体制、金融自由化、城市化。

文章